2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开户送88元体验金网站开元 > 新闻动态 > 54年王震视察铁路工地,发现一位民工异常眼熟,说:你怎么在这?
54年王震视察铁路工地,发现一位民工异常眼熟,说:你怎么在这? 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3:42    点击次数:70

王震是新中国著名的战将,他一生参加过上千次战斗,征战的范围极广,经历的艰难险阻和行军路途之远,都可以说是三军中最突出的。战争年代,他是冲锋陷阵的猛将;和平年代,他又是开荒拓土的“农垦队长”。虽然他常自嘲是个粗人,但实际上,他早已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,毕生追求共产主义理想。

---

一、参加长征,赢得主席称赞

1922年,14岁的王震在长沙参军,后来因受进步思想影响加入中国共产党。长征前夕,他所在的红三军被编入红六军团,担任政委,开始参与军事指挥。

1935年,蒋介石调集20万大军围剿红六、红二军团。王震冷静应对,带部队避其锋芒,夜间行军,穿越山林,成功突围。次年,他带领部队进入云贵川交界地,利用敌军力量薄弱的空隙建立根据地,并积极扩编红军。随后,按照党中央命令,他指挥部队翻越草地和雪山,顺利与红四方面军会师,又多次突破封锁线,最终与红一方面军会合。

展开剩余70%

毛主席对此赞赏有加,说他们部队过乌江后“一万人几乎没有损失,这是了不起的奇迹”。

抗战爆发后,王震担任八路军359旅旅长,在陕甘宁边区多次与日军血战,有效拖慢敌人进攻,并抵御国民党顽固派的骚扰,维护了根据地的稳定。

---

二、开垦南泥湾,率部南下

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进行经济封锁后,毛主席提出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”。王震率359旅开赴条件极其艰苦的南泥湾。那里既无粮食,也无住处,但他没有退缩,带领部队建草屋、开荒种地,还亲自组织运粮、筹柴。

到1943年秋天,毛主席视察南泥湾时,看到昔日荒地已变成良田牧场,感到十分欣慰。他笑着说:“国民党想封锁我们,没想到你们部队却越来越‘胖’了!”

王震和359旅的开垦壮举极大鼓舞了根据地军民,大生产运动因此全面展开。

1944年,毛主席要求护送干部队伍南下,王震主动请战,并保证359旅训练未松懈,完全可以胜任。毛主席担心这是一趟极危险的旅程,但王震信心满满。最终,359旅在他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,顺利完成护送任务,这也成为王震的“第二次长征”。

---

三、远征新疆,剿灭敌人

1949年3月,党中央筹划解放新疆,王震主动请缨,因其既有远征经验,又有南泥湾开垦的成功经历,毛主席同意了请求。

随后,王震指挥第一兵团西进,以雷霆之势歼灭国民党主力,解放青海和西宁,并在零下20度的恶劣环境下截断敌军退路,将其全歼。10月,他率部进入天山南北,新疆全境最终解放。

建国初期,因伤病,王震赴苏联治疗,归来后第一时间申请工作,被任命为铁道兵司令员。他深入工地巡查,了解修建情况。1954年在京沪铁路施工现场,他意外认出一个人影,厉声喝问下发现竟是曾多次协助国民党迫害人民的地主刘玉良。刘试图逃跑,却被当场抓获,最终落网,正应了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”。

---

王震一生驰骋疆场,勇敢果断;在和平年代,又敢闯敢拼。他不仅是革命的战将,也是建设的功臣,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与担当。

发布于:天津市